近年来,襄阳技师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产教融合为驱动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、优化成长成才环境,开创了技能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新局面。学院荣获“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打造红色教育阵地
“敬亭拱北,宛水环东,山川明秀郁葱茏……”今年7月初,在襄阳技师学院的音乐课堂上,学生们根据中国共产党人萧楚女的革命故事编排了情景剧,情景剧的内容引发了师生的共鸣。
“我们将音乐艺术与党课内容有机融合,通过历史溯源、情景再现,‘润物细无声’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。”学院声乐教师郑磊表示。
襄阳技师学院始终将为党育才、为国育人作为根本政治任务,全面打造红色教育阵地,厚植学生技能成才的报国情怀,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、爱国奉献、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襄阳技师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,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开齐开足开好思政课,将红色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引导学生技能报国,苦练本领。开办“道德讲堂”“思政大课堂”和“班会大课堂”,以红色经典朗诵、红色故事会、专题报告、主题演讲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,学院上下形成了浓厚的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氛围。
同时,襄阳技师学院引入多种红色元素,丰富思政教育形式。
学院邀请党史专家走进校园讲党史故事,开展革命传统教育;邀请大国工匠走进校园现身说法讲工匠精神,举办技能节活动,开展工匠精神教育;组织师生深入革命圣地延安、革命烈士陵园、萧楚女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,开展实践教育;组建“星火宣讲团”宣讲红色文化、革命历史和先进事迹,开展红色教育,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。
聚焦产教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
不久前,2024年全省“才聚荆楚·百技赶集”活动在襄阳技师学院举行。活动现场,学院与5家企业、协会签订合作协议,共建产业学院。其中,襄阳技师学院联合襄阳牛肉面产业协会共建牛肉面产业学院、联合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共建机电技术产业学院、联合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机器人产业学院、联合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现代加工技术产业学院、联合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。
“学院抢抓发展技工教育的大好机遇,深化产教融合,与多家企业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,有力提高了教学培训水平,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质量。”襄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达文介绍。
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。
一直以来,襄阳技师学院坚持专业对接产业、就业对接企业,持续提升学院吸引力和竞争力。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,学院形成了工学结合、顶岗实习、学生就业、教师企业实践、定向培养、企业新型学徒制、企业员工培训等多层次、多形式、全方位的产教融合模式。
襄阳技师学院面向社会办学,在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先进制造业上持续发力,根据湖北省、襄阳市规划产业集群设置专业,实现了校内“专业群”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“产业群”无缝对接。
襄阳技师学院还依托汉江流域高技能人才技工教育联盟,在深化政行校企合作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着力打造技能人才高地。学院与美利信公司等企业合作,引企入校,共建校内实训基地,与江山重工、华为、比亚迪襄阳工厂等6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,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延伸教育链、服务产业链、支撑供应链、打造人才链,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当前,学院学生就业率达95%以上,其中本地就业达75%以上。
聚焦职业竞赛全面搭建技能交流平台
“在2024年‘中银杯’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开发赛项中,我们代表学院第一次参加比赛,经过日夜勤学苦练、反复实操模拟,最终我们获得三等奖……”在不久前举办的技能大赛经验分享会上,襄阳技师学院学生肖璐晨分享了他的技能成才故事,鼓励其他同学坚定技能成才的信心。
襄阳技师学院将技能竞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,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促进和引领作用。
学院对标世界技能大赛,将参赛标准、技能要求等引入人才培育全过程,建立“校赛、市赛、省赛、国赛”四级竞赛机制,选拔具有省级大赛一等奖以上获奖经历的教师担任教练,在学生中选拔“种子选手”组建技能选手培育班,开展团队教学、工学一体化教学、项目式教学,有力地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,助推师生练就扎实技能。
学院先后承办了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、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等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20余次,2023年以来,学院师生共有69人次获得省、市级以上技能竞赛表彰,其中国家级二、三等奖共3个,省级一、二、三等奖共24个,通过技能竞赛,越来越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,成长为技术能手,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。